质量管理何必好高骛远?
创新、效益、技术已经成为各类机构衡量企业质量管理的三大标尺。如果说效益可以通过数字准确衡量,那么创新与技术则因缺少具体衡量标准而成为两个略显得有点“虚”的字眼。但对于质量管理而言,这两个词恰恰是成就企业质量效益的关键。可惜,大多数中国制造遭遇的事实却是质量创新不足,技术改善乏力,理论与实践倒挂严重,脚踏实地者寥寥,口号运动风行……
质量管理的口号运动
一直以来,对于质量管理而言,制造企业更倾向于口号运动。无论走进哪个生产车间,您都可以看到“质量就是生命”、“质量第一”的标语或贴或挂地占据视线焦点;参加任何一个国内机构组织的会议,您都可以听到类似“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卓越质量技术实践”的宣传。制造企业对外无一不强调产品的质量表现。但真正落到实处者,寥寥无几。
“质量给交期让位”、“质量给价格让位”在各大企业随处可见。作为“成本中心”的质量部,因为话语权的缺失,面对生产、面对成本常常处于“忍气吞声”状态。对于生产部门而言,口号是悬挂在那里的几个大字,不是不想做好质量,而是在效率的压迫下,质量只能是“牺牲品”。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高质量则意味着更好的原材料、更精细的加工、更全面的检验、更高昂的成本……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大前提下,质量让位也颇有不得已的意味。
质量管理的脚踏实地
与口号运动颇为不同的是,质量管理的脚踏实地受限于上述种种因素一度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面对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质量管理者疲于奔命,却终不得要领。
毋庸置疑,质量管理在中国的2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较于大洋彼岸的领袖级制造企业而言,中国的质量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质量人对质量管理更多沉浸在形而上的理论阶段,对脚踏实地的工具应用则显露出绝对的短板。
以SPC(统计过程控制)为例。作为一套经典的方法论工具,SPC已有90“高龄”。“SPC是控制图”,“SPC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SPC对生产有用,但作用有限”等诸多观点为国内多数质量人熟知并认可。可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上述观点早已陈旧落伍,跟不上时代发展,也满足不了企业质量改善的需求。
当我们的质量人还在习惯于每天下班将生产数据汇总录入到Excel进行控制图制作时,先进的SPC软件工具早已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导入与实时的监控预警。当我们的质量人沉浸在故纸堆中为客户的一组组审核数据焦头烂额时,正确的SPC软件工具早已轻松实现数据的任意调取、分析并自动生成各式标准化审核报告。我们的质量人用一周或者更长时间做出的分析报告,在SPC软件中往往只是一个按钮的简单操作而已……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面前,旧有的操作模式完全暴露了效率、效用与成本价值上的不足。无数质量人用时间、汗水堆砌出的成果在先进的软件工具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试问,以现在的质量管理水平而言,如果不改进、不变革,中国的制造业将如何面对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或许只有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大家才会发现,原来此前的质量让位居然是一场不必要的牺牲。
中国制造有强大的财力,有顶尖的设备,有具备良好教育背景的技术人员;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中国制造行业,甚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食品饮料、药品医疗等基础性行业时至今日仍旧登不上国际市场的“大雅之堂”?“好高骛远是最大的通病。”“中国的企业管理者、质量从业者们从来都不遗余力地追求各种先进理论的学习,也舍得在硬件、系统等面子工程上大手笔地投入,唯独缺少的是自我批判、自我否定、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以及脚踏实地、从细节做起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小富即安、虚假繁荣、差不多就行,基本概括了中国大地上各行各业的通用价值观。同时,各种不计后果的寻租意识渗透到了社会、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下,‘苦练内功’常常只是一个说法而已。然而,一味抱怨批判、针砭时弊是没有用的。不破不立,反思而后知前路。不如正视现实、退而结网。”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中国的质量管理,何必好高骛远?
- 上一篇 WMS系统在仓库中的关键应用
- 下一篇 什么是SPC(统计过程控制)?